18
藏族人的魅力!終身為藏
藏傳佛教的流傳地集中在中國藏族主要聚居地區(qū)(西藏、青海、四川、甘肅、云南),蒙古,尼泊爾,不丹,印度的喜馬偕爾邦、拉達克和達蘭薩拉,俄羅斯的卡爾梅克、圖瓦和布里亞特。近現(xiàn)代,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。
”為什么,藏傳佛教吸引了那么多人?
如今藏傳佛教能夠廣為流傳,更多的是以文化身份得到了世人們的興趣和尊重。信徒本身并不算多。
藏地文化
西藏的文化和藝術(shù)太多,她的文化景觀就足夠令人震撼。
1文化景觀
‖宗山古堡
宗山古堡位于西藏江孜縣城里,也叫江孜宗山古堡,因古堡所在的石山叫宗山。吐蕃王朝末代贊普達摩(朗達瑪)之孫貝考贊曾在江孜喀山頂修建宮殿,后來江孜法王帕巴貢桑布在舊址上修建江孜城堡。
民主改革以前,西藏政教合一,縣府既是官府,也是寺院,宗教色彩很濃,城堡實際上也可以說是一座宮殿式的寺院。江孜是一個盆地,農(nóng)業(yè)非常發(fā)達,在一片蓊郁的色彩當中,突兀拔起一座赭黃色的石山,在石山上又突兀拔起一座白墻紅頂?shù)某潜ぃ惋@得特別的突出、搶眼。
‖雍布拉康
雍布拉康,藏語意為“母子宮”,是西藏歷史上第一座宮殿,也是西藏最早的建筑之一,位于山南地區(qū)澤當鎮(zhèn)東南,高聳于雅礱河東岸扎西次日山頂。雍布拉康主要供奉釋迦牟尼佛像。宮殿內(nèi)的壁畫上生動地描繪了西藏的第一位國王,第一座建筑,第一塊耕地的歷史故事。
‖皮央、東嘎石窟寺
皮央和東嘎遺址位于西藏自治區(qū)阿里地區(qū)札達縣境內(nèi)的東嘎村、皮央村。東嘎·皮央遺址由東嘎扎西曲林寺遺址和皮央石窟群組成。
皮央和東嘎遺址存留的石窟總數(shù)將近千座,包括禮佛窟、禪窟、僧房窟、倉庫窟、廚房窟等各種類型的石窟。禮佛窟內(nèi)繪有壁畫,內(nèi)容有佛、菩薩、飛天、比丘、供養(yǎng)人像、佛傳故事、禮佛圖、說法圖、密宗曼荼羅、動物、植物、裝飾圖案。
2一妻多夫
在西藏,一妻多夫是非常常見的。這種婚姻制度的保留在一些少數(shù)民族里面:藏族、珞巴族、門巴族和一些納西族里面。這并不是社會發(fā)展緩慢,而是一種文化狀態(tài)。
藏傳佛教為什么迷人?
1吸收了苯教的元素
藏傳佛教之所以和其他佛教相比,顯得獨具特色,很大關(guān)系是因為她吸收了苯教的元素。
苯教是西藏的本土宗教。在佛教入藏之前,藏區(qū)信奉苯教。有苯教在,佛教難以傳播。然而,在吐蕃政府的扶持下,佛教逐漸在西藏生根發(fā)芽。在苯教與佛教的競爭過程中,佛教吸收了大量苯教的風俗、藝術(shù)。二者相互影響、融合。
轉(zhuǎn)神山轉(zhuǎn)圣湖、轉(zhuǎn)經(jīng)筒、撒風馬、經(jīng)幡、酥油花等等如今藏傳佛教廣為人知、廣為外來者效仿的習俗,都來自苯教。這使得藏傳佛教的儀式感特別強。
2紅白花黃,四大教派
藏傳佛教原本有5大支派:寧瑪派、薩迦派、噶舉派、噶當派、格魯派。
朗達瑪滅佛之后百余年,逐漸形成了藏傳佛教的四大派系:紅教寧瑪派、白教噶舉派、花教薩迦派、黃教格魯派。
其中格魯派是藏傳佛教中最大的教派。格魯派既具有鮮明的特點,又有嚴密的管理制度,因而很快后來居上,成為藏傳佛教的重要派別之一。
該派修建了以哲蚌寺、色拉寺、扎什倫布寺等為代表的寺院。清代以來,格魯派寺院有了很大發(fā)展,除拉薩三大寺外,扎什倫布寺、昌都寺,青海塔爾寺、隆務寺、佑寧寺,甘肅拉卜楞寺、卓尼寺,四川格爾底寺、甘孜寺,云南中甸的格丹松贊林寺,北京雍和宮等也都是格魯派的著名大寺院。
3活佛轉(zhuǎn)世
藏傳佛教極其獨特的一個特點,是活佛的轉(zhuǎn)世系統(tǒng)。第一世的達賴與班禪,便是宗喀巴大師的兩位弟子。他們的后世則互為師徒:轉(zhuǎn)世后的達賴或班禪,尚且年幼,就向另一位學習。
其中,聲名最大的,便是流傳下諸多詩歌的——倉央嘉措便是第六世達賴。
藏傳佛教與漢地佛教的區(qū)別
1藏傳佛教比漢地的佛教更注重教育性
在藏區(qū),有“藏地人家,都是最聰明的小孩才送去學佛,不夠聰明的去上學”的說法。這是因為,藏傳佛教的寺院教育已成體系,有自己的學科,還授予學位。
出家僧人一般在五六歲進入寺院,請一位老師,老師教他識字、背經(jīng)文。到一定文化程度或年齡段,才可以到寺院的某學院進行正規(guī)學習。
色達五明佛學院、亞青寺、色拉寺、敏珠林寺等地,都是規(guī)模巨大、非常知名的學佛之地。尤其以紅教寧瑪派來說,不僅學佛法。天文、歷法算術(shù)、醫(yī)藥、一些手藝,都是要學的內(nèi)容。每一位僧侶可能都是全才。
2藏傳佛教是以密宗為主
佛教傳法有兩種,一種是顯宗,一種是密宗。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雖然各自都有顯宗和密宗,但是藏傳佛教是以密宗為主的教派,漢傳佛教是以顯宗為主的教派。
3融合了印度佛教與苯教的特點
藏傳佛教是印度佛教與當?shù)氐谋浇倘诤闲纬傻模A袅吮浇痰囊恍┥剩史鹣穸嘤蟹夼唷h傳佛教是因為融入了儒家、道家思想,故佛像大多面相慈悲溫和。
4戒律不同
藏傳佛教是可以吃肉的。有很多藏傳佛教僧人是素食。但多是自愿。并非戒律規(guī)矩。一來藏地嚴寒,二來藏地物產(chǎn)匱乏,僧侶食用牦牛肉之類,是常見的。
藏傳佛教的部分僧人是可以結(jié)婚生子的。比如薩迦派花教、寧瑪派紅教,都有不少僧侶可以如此。
5歷史上政教合一
藏傳佛教有活佛轉(zhuǎn)世這樣的制度,漢傳佛教則是修行頓悟即可成佛。藏傳佛教由于在歷史上是政教合一,所以信徒眾多且極其虔誠。漢傳佛教是政教分離,儒家思想為政治綱領(lǐng),所以信徒多少完全看當時皇帝對佛的信奉程度。
藏傳佛教迷人的因素還有很多,眾人總說西藏是一個洗滌心靈的地方,這里充滿了神秘色彩。可能正是因為藏傳佛教的神秘才讓人覺得迷人吧!
—THE END —
本文轉(zhuǎn)自網(wǎng)絡,如涉及原作者權(quán)益,請聯(lián)系小編刪除
人在高原圣地,請別亂扔垃圾。高原環(huán)境很脆弱,維護起來非常艱難,拾一件廢棄物需要付出相比平原百倍的努力,親身經(jīng)歷過的人都懂。暢游新西藏,守護第三極!愛護高原環(huán)境,文明游客從我做起。